胜利属于最坚忍的人。——拿破仑·波拿巴
下午2点半,热闹的全国二手车商群里,突然弹出一条信息:20年21年共20台打包卖……400马力,跳楼价2.9万每台!
手机这头的车商狠狠摁下了“!”符号键,有些自嘲地笑道:“不怕卖不掉,就怕价格不到位。”

在半个月里,这批车从最开始3.8万元的报价,一路下行,已经迅速跌破3万关口。负责出售这批车的物流公司采购负责人敏锐感知市场兴趣不大,希望尽快出手,价格只能一降再降。
“一台车就算卖铁皮也能卖个一万多块了。”车商吐槽,“如果是北方机,轮不到处理价!”就是因为这批车配的是南方机,才无人问津,
现在价格有诚意,效果立竿见影。群里几乎是秒回,有人问:“”多少公里?”通常这是有进一步交易的信息释放。
车商还没来得及回答,这头电话又响了。“一下拿不了20台,可不可以先要个5台试试?”那头的意向客户表示这批车国内铁定卖不动,但他愿意试试出口,条件是价格得再下探一点。
不一会的时间,车商接了四五个电话,都是来问这批车,而且无一例外,即便都“跳楼价”了,还是希望价格能再往下砍砍。二手车市场上,配南方机的车型,不仅卖得慢,还卖得便宜。“
选择南方机的用户多有一个共同点:对购置价格更加敏感。这也是让南方机津津乐道的一点——“性价比”。但谜一样的事实是,不管它如何努力,总是要被北方机力压一头。
就拿两河两山区域来说,作为中国重卡乃至卡车最重要的销售区域,这里的用户对南方机的不接受几乎有目共睹。尽管南方机做了很多努力,甚至突破性地进入了J和A的供应商阵营,可是主机厂买了单,用户还是拒绝买单。
便宜的价格只能成为吸引顾客的一个点,还是要在产品品质、配件服务这些关键点上拼过对手才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放到卡车市场就不适用了。别说国界了,国内都分彼此,南方机在北方水土不服,短时间来看是无解。
“按正常市场行情,匹配北方机的同款车,至少能卖到6.5万左右。”车商叹着气说, “选车的时候图便宜,等你卖车的时候就知道,裤衩子都赔没了,还要承受卖不出去的痛苦,买新车便宜的那点好事,卖的时候连本带利让你赔出去。”
一时的开心,到最后笑比哭还难看,精明人都会打算盘。所以,没有意外,尽管车商都报出了“跳楼价”,忙活了一下午,还是颗粒无收。“南方机哪是水土不服,在南方也不受待见。这不,最后聊的客户是个福建人!”
看来,这批车的价格还得下行一个阶梯。4年40多万公里的重卡,3万内的价格还脱不了手,市场的反馈让买车的人心里直打鼓——不说稳赚,起码不赔吧!可目前的南方机好像给不了这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