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晚间,潍柴动力披露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1705.7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5.7%。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74.2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9.5%,两项核心业绩指标均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彰显长期主义导向下公司稳健的经营韧性与增长潜力。
前段时间,潍柴动力祭出大手笔: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8元、分红比例提升至57%。这次高分红举措自然反映了潍柴动力回报股东、共享成果的魄力与慷慨,更反映了潍柴动力良好的财务状况。如果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回顾潍柴动力上市以来的历程,会发现这是一家始终保持着强大盈利能力的企业,股息率常年保持在5%左右——简言之,这是一棵拥有超高投资回报率的“摇钱树”。
那么,在潍柴动力江河奔腾般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背后源源不断的活水来自哪里?
一场双向奔赴,投资者信心从未辜负
在投资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是最宝贵的财富。多年来,潍柴动力与投资者们之间可谓始终双向奔赴。

2022年至2024年,潍柴动力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22亿元、45亿元、63亿元,为投资者们带来丰厚回报。据统计,上市以来潍柴动力已累计为股东现金分红近380亿元。这样的回报,自然获得投资者们坚定的信心,为潍柴动力的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反哺潍柴动力打造更强大的盈利能力。
江河不厌其长——长期主义的胜利
盈利能力是一家企业最核心的能力。回顾潍柴动力的来路,长期主义是其始终保持盈利的关键。
多年来,潍柴动力遇到过无数困难与诱惑,但在“心无旁骛攻主业”的信念下,潍柴始终未偏离“装备制造”这一主赛道,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市值方面便可见一斑:截至2025年8月底,潍柴动力总市值较于上市首日增长近30倍。

让无数投资者欣慰的是,潍柴动力的每一笔资金,都围绕着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展开、并最终体现在盈利能力的提升。
如2009年以来,潍柴动力先后收购法国博杜安、德国凯傲、美国德马泰克、美国PSI、加拿大巴拉德等10多家全球高科技企业,掌握了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CVT动力总成、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使得潍柴动力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
这些“长期主义”下建立起来的优势,使得潍柴动力的盈利能力从“动力领域”延伸至“装备制造领域”,从“在国内市场盈利”发展为“在全球市场盈利”。
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的投资者信心、不断提升的盈利能力背后,是潍柴动力强大的、持续的创新能力。
近10年,潍柴发动机板块累计投入约300亿元研发资金,打造了全球化的协同研发网络。截至2024年,潍柴动力在发动机领域持有有效专利2.1万件,发明专利占比达37%,源源不断的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在发动机热效率这一关键技术指标上,潍柴动力不断突破极限,2024年潍柴动力柴油发动机实现了53.09%的本体热效率,实现了全球领先。

更为关键的是,潍柴总能在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精准抓住战略机遇,始终打造领先行业的竞争力。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潍柴动力在大缸径高速发动机方面的大力投入、不断研发,填补了我国高速大功率发动机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潍柴动力新的利润增长极。
在新能源方面,潍柴动力更是投入巨大、深耕多年。早在2010年潍柴动力便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领域,全面覆盖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拥有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并搭建起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具有全产业布局和最全技术路线。今年三季度,公司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实现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成为动力系统业务新的增长极。
一家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前路依旧有着无数挑战,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潍柴动力来说美好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