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今日重卡微信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推荐 > 今日大咖 > 刘培民视角:这4个月的重汽

    刘培民视角:这4个月的重汽

    时间:05-17  来源:今日商用车   作者:

    人眼水平舒适视角是124度,单眼舒适视域60度,集中注意力时仅有五分之一。观察世界的“硬件”都一样,看向外界的“姿态”因人而异。
    从刘培民(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的视角看,这4个月的中国重汽集团在市场上是一副怎样的面貌?
    刘培民1.jpg
    刘培民
     

    重卡市场变了,变化很大,但对中国重汽是个利好。

     

    刘培民分析,2018年重卡市场一改此前牵引车一枝独秀的领跑姿态,牵引车市场出现较大下滑,工程车市场出现较大回升。
    中国重汽集团前4个月的重卡销售也与行业态势保持同步,结构上,牵引车比重下降,工程车比重提高,产品结构与2017年相比有了较大变化。
    对于以工程车见长的中国重汽,这种变化是中国重汽喜闻乐见的。市场的销量表现也体现了中国重汽对这种形势变化的适应。
    据介绍,今年1~4月份,中国重汽集团重卡销售73241辆,增长14%;出口表现更佳,数量达12799辆,增长33.11%。好于行业大势。
    在刘培民看来,这4个月,中国重汽集团重卡销售是实实在在的增长,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年内新增订单(国内市场)增长了20%以上。
    这也是中国重汽集团近年来不断推进的结构调整的成果体现。
     刘培民2.jpg
     

    中国重汽豪沃纯电动中重卡

     

     

    形势变了,思路呢?

     

    “今年的主要工作仍是继续坚持‘强优势、补短板’的工作思路。”刘培民说。
    高度概括的工作思路,拆分来看看。
    强优势要把工程车市场牢牢抓住,刘培民说,“中国重汽以工程车见长,那么,我们就要把搅拌车、自卸车市场订单抓在手里。”
    困难总会有,例如,迅速涌现的市场需求与较长交货周期的矛盾。
    “搅拌车、自卸车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改装周期长,底盘交付之后仍需要2个月以上的改装周期,压力很大。”刘培民表示,很多订单因此没有实现交付,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解决这一矛盾、强化工程车市场优势是中国重汽接下来的着力点所在。
    补短板是要继续补上公路运输的短板,这当中分为载货车和牵引车。
    刘培民进一步解释说,“牵引车部分,今年的两个工作重点,一个是继续利用曼技术升级现有产品;另一个是中国重汽I代智能卡车,以安全升级为突破点积极促进I代智能卡车进入市场,同时也带动其他公路车市场销售。”
    看重技术驱动力也是中国重汽的显著特点,几年来,曼技术加持下的中国重汽产品在市场上尝到了甜头儿,刘培民也指出,“这些年来,中国重汽非常重视将先进成果快速导入市场,服务于用户和行业,这也是我们从技术领先的角度来补我们的短板。”
    另一个工作重点——I代智能卡车的选择,也体现了中国重汽以技术补短板的想法。
    刘培民3.jpg 
     

    豪沃T5G成为首辆L4级无人驾驶电动集卡

     

    刘培民介绍,从用户调查的反馈来看,中国重汽老用户对重汽产品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安全。因此,以I代智能卡车所能带给行业的安全升级为突破点推进重汽牵引车产品市场销售前景可期。
    目前的市场反馈也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据悉,中国重汽汕德卡I代智能卡车自2017年12月17日开始接受订单,到目前已经投放超过300辆,受到重视安全、崇尚科技的用户青睐。中国重汽豪沃I代智能卡车今年4月26日面向全国开始接单,首次推广活动就获得近400辆订单。
     刘培民3.jpg
     

    ▲ 豪沃T5G无人驾驶电动集卡采用快充,能够在1小时内充满,续航里程在满载工况下能够达到120~130公里

     

    刘培民表示,对于智能卡车,中国重汽的思路是成熟一代、投放一代。目前,中国重汽I代智能卡车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客户带来了更安全、更智能的价值体验。   
    载货车领域,中国重汽选择从轻量化角度切入,补上这块短板。
    “载货车也是重汽相对短板的一个领域,我们从技术提升、轻量化角度切入市场,初步取得了一些进步。”刘培民介绍说。
    在强优势、补短板的同时,中国重汽也时刻关注着国家法规、市场热点的变化,并适时调整产品布局。
    例如,轿运车市场。
    “GB1589对轿运车的新规定对我们是一个机会,今年中国重汽也开展了相关推广。”刘培民说,中国重汽积极利用生态圈建设模式挖掘、开拓市场,在轿运车领域也取得了显见的成果,中国重汽以中置轴为代表的轿运车已经交付超过3500辆。
     刘培民5.jpg
    时代日新月异,重卡市场也早已不是过去简单的造车—卖车模式。
    对此,刘培民说:“探索新模式,实现中国重汽从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这是摆在中国重汽面前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和挑战。不仅是造车、卖产品,要研究解决方案,而且要研究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中,服务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服务方面,刘培民表示,中国重汽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突出代表是智慧重汽的建设和拓展。
    “我们在后市场方面做了很多布局,例如,持续打造智慧重汽的生态圈,涉及的服务内容从配件、维修、金融、二手车、咨询、培训等不断向外延伸,下一步还将涉足保险领域。我们不断深化、推出一些新的内容来丰富智慧重汽生态圈。”刘培民表示,目前智慧重汽的用户量已经超过25万。
    “不停车服务”是重汽延伸服务的一个缩影。
    去年,中国重汽首创“不停车服务”,面向中国重汽质保期内牵引车用户推出,受到用户高度评价。刘培民介绍,今年,重汽对“不停车服务”的受众面进一步拓展,不仅面向质保期外的中国重汽用户,还向全行业用户开放。并且,中国重汽还通过与运满满、货车帮等6大平台合作的方式,向全行业用户推广“不停车服务”。

    在刘培民提纲挈领的梳理中,拥有数个品牌、多种业务且近来动作频频的中国重汽,在记者眼前有了一幅清晰的脉络图。 

     

    北京星宇创信科技有限公司 © 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日商用车》 |  备案号:京ICP备180047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