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潍柴动力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51.58亿元,同比下降20.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5亿元,同比下降48.33%。

过去的一年,无论是受困于下行的经济周期所造成的不利环境,或是由于“疫情”阴霾对公路物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卡行业挣扎脱困之路格外艰辛。数据显示,2022年徘徊在行业周期底部的中国重卡行业,销量仅为67.19万辆,同比下滑51.8%。

作为行业龙头,潍柴动力充分展示了“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拼搏文化,通过积极拓展细分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务上实现突破,凭借强大的经营韧性,在多个细分市场实现了份额增长。

其中,以重卡发动机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市场份额升至32.2%,400-500马力段的发动机市场份额高达49%,500马力以上干线物流运输市场的市场份额升至18%;并先后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1%、52%的商业化柴油机,连续刷新行业记录,持续引领全球内燃机行业发展;重磅发布WP14H、WP15H、WP15NG以及全新T系列高端发动机产品,各项技术和性能指标全面领先,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潍柴基本在重卡所有的细分市场,产品优势都非常明显。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潍柴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潍柴动力负责人表示,“今年潍柴的重卡业务会给投资者带来比较好的回报,这一点不容怀疑。”

精耕研发 未雨绸缪

潍柴动力有足够的底气在行业从低谷回升时率先取得突破。这得益于其多年来精耕研发,持续投入。截止2022年末,潍柴动力拥有研发人员13950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5.93%;2022年研发投入88.5亿元,创5年来新高,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5%。

潍柴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发动机业务研发投入,达到9%的占比,高额的研发投入,也有利的支撑公司产品市场地位,以及产品竞争力。未来公司会持续加大在传统业务上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对新业务、新业态方面,会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今的6年里,潍柴动力研发投入累计高达452亿元。

高投入带来的是一系列令行业甚至全球侧目的创新成果:潍柴率先解决困扰内燃机行业125年的热效率难题,在2022年11月20日,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商业化柴油机,中国柴油机技术第三次攀上世界之巅;获批建设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内燃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内燃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新能源试验中心获得CNAS认可,成为行业首个同时通过氢燃料电池和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产品试验检测认可的实验室。

有研发之余力,方能未雨绸缪成就多元化的业务格局。目前潍柴动力总成、重卡整车、大缸径高速发动机、高端液压动力总成、农业装备、智慧物流多产业协同,并开辟多元能源转型路径。“心无旁骛攻主业”,潍柴动力将知识产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占据多个细分领域的技术高地,让中国“芯”的跳动更加强劲。

协同作战 持续向好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谭旭光董事长曾多次强调要深挖高效协同的无限大“金矿”。以重卡为例,潍柴动力深度协同陕重汽和中国重汽两大头部重卡企业,多点开花、同放异彩。

同属山东重工集团,借助集团资源优势,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在研发、制造、营销等领域深度协同,共同发力:中国重汽是全球首家搭载热效率52.28%柴油发动机技术和热效率54.16%天然气发动机技术的商用车企业;潍柴WP13NG/WP15NG发动机最早在中国重汽整车上实现整车控制策略及电控策略软件标定;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联合发布国内首家商用氢内燃机新能源重卡。中国重汽在2022年捷报频传,国内市场步步为“赢”,勇夺7大“第一”;国际市场再攀高峰,出口市占率超过50%,创造了国内重卡企业单月出口的最高销量纪录。

陕重汽在工程自卸车保持行业领先的基础上,实现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以X6000为代表,2022年销量超2000辆,带动了长途大马力标载市场突破。“今年可以预计实现5倍到6倍的增长。”潍柴相关负责人表示,“陕重汽这几年通过大手笔的研发投入,技术团队已基本上建立了正向的能力。目前看,陕重汽在各个细分市场的产品投放具有竞争优势。”

“我们有能力支持重卡发动机在各个细分市场保持性能领先的优势。500马力以上干线物流运输市场的市场份额预计会超过30%。”在传统能源动力市场,潍柴动力成竹在胸;在新能源动力领域,潍柴同样不甘人后。洞察到重卡电动化趋势,业已提前布局终端。

“我们将配合集团内,像中国重汽、陕重汽,包括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把系统地电力的产品和结构做好,支持集团的新能源商用车的业务转型。”目前由潍柴主导或参与的新能源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全国首个港口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在青岛港运营;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淄博运营;配套潍柴动力产品的49吨燃料电池重卡行驶里程超过24万公里。过去多年,搭载潍柴氢燃料动力的公交车和物流车已批量投入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500万公里。

“我们拥有全球行业独一无二的产业链资源,如果一体化协同不充分就是最大的‘流血’。只有算好全局的账,才能赢得自己的账。”谭旭光曾指出,“如果我们这支‘军队’能够海陆空联合作战,统一指挥、统一步调、一致对外,就一定会战无不胜!”

行途不论输赢,终点方见真章。每一个今天踏出的坚实脚印都是向明日的璀璨前进。潍柴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2023年预计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约1927亿元,比2022年整体增长约10%。”毋庸置疑,重卡动力将以强劲的业务增势,为10%的目标达成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