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商用车销量创10年新低,行业发展掉头向下,给业内人士敲了一记猛烈的警钟:整车市场从增量转为存量,万亿规模的后市场或将成就新的商业机会。


图片


2023年2月20日,在潍柴动力非道路产品2023年商务大会上,潍柴动力执行CEO张泉发布发动机业务“双百万”战略,提出潍柴将以道路+非道路“双百万”发动机为战略目标,推出全系列全新平台产品,排量覆盖2~340L,功率覆盖18~10000kW,使用柴油、天然气、甲醇、氢气等多种燃料,广泛适用于道路、工程机械、农机、发电、船机等全领域细分市场。


大部分人看到200万台的发动机增量,并为之一振,但潍柴筹谋的更大棋局已悄然现出冰山一角。《今日商用车》在同期召开的潍柴后市场业务分会上,注意到全新“省护”品牌伴随着具体的业务发展目标正式推出:在今年达成10亿元“小目标”的基础上,以每年翻番的高速增长,争取在2025年实现40亿元的销售规模。


图片


过去,后市场业务布局大多在整车企业的服务型制造转型战略中管窥一豹,而且基本集中于本品牌的专用产品。也就是说,所有的后市场业务都是围绕本品牌的终端用户来展开的。而潍柴后市场业务发布的“省护”品牌是基于通用产品,面向潍柴和非潍柴的全领域用户提供完整的后市场价值链服务。


“省护”全系列产品分为油液和配件两大类别,油液类涵盖柴油机/汽油机机油、防冻液、制动液和尿素——这部分产品在过去专用产品的积累上,已经非常成熟,并在终端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配件类产品则涉猎广泛,既有整车配件也有发电机配件,未来甚至会进一步布局车主消费类的产品。


“省护”的出现不止是大大拓展了潍柴后市场业务的未来想象空间,也改变了后市场传统以经销商为主的商业模式,从“经销商”变成“加盟商”这一身份的转变,既意味着潍柴后市场的渠道能力将从“被动提升”到“主动进步”,也代表了潍柴将在后市场领域试水传统商用车经销模式的变革。


图片


潍柴能以配套企业的身份,率先建立商用车后市场新生态的举措,实属难得。如果“省护”品牌能一炮打响,那么商用车后市场行业的“内循环”模式将得到荡涤,商业模式将从封闭走向开放,迎来更加良性的竞争环境。通过更加透明的信息和公平的竞争,将更多的效益和利益回馈给终端客户,也留下最具能力的渠道合作伙伴。


回过头来再去理解张泉在商务大会致辞中的这段话:“潍柴将始终坚持‘竞合’理念,为全行业提供服务,通过世界一流的研发能力、强劲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和行业最优的服务,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推动全行业迈向世界一流!”深意别具。


时势造英雄,也许是巨大的业务体量让潍柴能兼顾变革的决心与行动,但无论如何“省护”品牌的发布,不仅是让行业再度领略了潍柴勇于引领变革志向和格局,更让世人再度审视“潍柴只是一家动力供应商”的命题。


显然,潍柴的眼界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发动机业务本身,而是希冀通过缜密地在上下游产业链端实现完善的布局,不断提升客户粘性,做足产业生态的拓展,以期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商用车后市场涉及的是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潍柴“省护”能否在这条被寄予极大期望的产业链关键节点上,取得新的突破,值得拭目以待。